报道称,当物质变得极其密集,甚至连光都不能逃脱它的引力之时就形成了黑洞。宇宙初期气体充沛,一小部分黑洞不断生长成为超大黑洞,释放出大量的能量。回看遥远的宇宙,这些超级大黑洞看起来就像非常明亮的类星体。而当天文学家从地球附近观察时,看到的却是气体稀少、布满恒星的星系而非类星体。然而这些本地星系中的最大星系,或许还在其核心中央保留着古老的类星体。研究人员表示,2011年在NGC4889和NGC3842星系发现的黑洞,每个黑洞的质量相当于大约100亿个太阳,可能是处于休息状态的类星体。因为NGC1600星系是一个很少有新恒星形成的古老星系,天文学家猜测,它或许也有一个曾经熊熊燃烧、但现在正在休眠的类星体。那么它将是在本地宇宙星体稀疏区发现的第一个类星体。

科学家表示,很可能包含最大黑洞的最亮的类星体,不一定非得存在于宇宙中的星系密集区域,NGC1600星系是第一个存在于本地宇宙星系密集区之外的超大黑洞,或许也将是第一个同样存在于星系密集区之外的非常明亮的类星体的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