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玄奘急着见皇上,不是为了皇上能够接见他,表扬他什么的,而是为了向太宗申请建立译经场的经费和帮助。
数万里往返,十七年岁月,仅仅是伟大事业的前奏罢了。玄奘从天竺带回来六百五十七部经书,需要招募一批通晓经典和梵语的僧人进行翻译。不然,对于普通人来说,佛经何异于废纸?
然而,玄奘紧赶慢赶,回到长安时,已是贞观十九年(公元645)正月七日了。这时候,太宗已经前往洛阳,坐镇长安的是西京留守司房玄龄。
房玄龄几天前便接到了太宗从洛阳发来的诏令:使有司迎接之。房玄龄立刻展开准备工作,但没想到,急于谒见的玄奘,提前赶着回来了。
有司还没出动,听到消息的长安人民却从四面八方赶过来了。听说大法师将从运河码头上岸,大家都往码头边跑。一时间,挤了个人山人海,水泄不通。
玄奘没办法,只好在码头过了一夜。等官差来开道时,才进入了长安朱雀大街的都亭驿。街道两旁已经站满了人,人们跑来领略这位为佛法触犯国禁的大法师的风采,近二十年时间,玄奘的事迹早已成了长安人津津乐道的话题。
玄奘在长安没待几天,便迫不及待地跑到洛阳去了,抵达之日是正月二十三日。见到太宗的日子,是二月一日。
洛阳仪鸾殿上,当世两个意志最坚定的人会面了。
针对玄奘西游之事聊了一番后,玄奘盘算着向皇上提出兴办译经场的事。没想到,皇上突然说:“大师德才兼备,沉毅坚忍,不如你还俗,来朝中辅佐我吧。”
玄奘吃了一惊,赶忙推辞道:“玄奘自幼倾心佛法,皈依佛门,以普度众生为己任。还俗之事,万万不可。”
太宗说:“有何不可?以你的才华,咱们君臣联手,打造太平盛世,这不是普度众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