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糖分会让儿童更加兴奋这一点似乎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得很明显。我们经常都会看到这样的情景:父母给小孩子一包糖,然后,就会看到孩子们无比兴奋。
众所周知,儿童吃糖太多会引起诸如龋齿、肥胖等问题,但一码归一码,尽管很多父母会发现这一点很难让人相信,但它的确是事实,那就是:糖分不会让孩子过于兴奋。
1996年,有科学家对12份参加者不知情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当时,没有一个人知道哪个孩子吃了糖,哪个孩子吃的是安慰剂,结果,科学家们也没有发现能够支持“糖分会让孩子过于兴奋”这一观念的证据。即使对那些罹患ADHD的孩子或者父母认为其对糖分敏感的孩子来说也是如此。
实际上,其中有一个研究得出结论说,糖分效应只是父母的想象。父母和其5到7岁的“糖敏感”孩子被分成两组。一组的父母被告知,他们的孩子被喂食了大剂量的糖分;而另一组的父母则认为他们的孩子服用的是安慰剂。实际上,所有的孩子食用的都是不含糖的食物。但是,当父母观察到他们的孩子在食用食物后的玩耍状态时,那些认为孩子食用了糖分的父母更可能将其行为归为过度兴奋(《变态儿童心理学杂志》第22期第501页)。
正如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所总结的:“没有客观证据表明糖显著地改变儿童的行为和认知表现。为了试图控制孩子的行为而限制他们的糖摄入量是不合适的。如果孩子出现了行为问题,重要的是确认究竟是什么原因,并寻求既有的和严格建立起来的干预措施来治疗。”
话虽如此,但糖分确实会采用一种令人吃惊的方式影响孩子的大脑。在一项研究中,英国斯望西大学的心理学家戴维·本顿发现,在饮用了含有葡萄糖的饮料后,9到11岁的学龄儿童在记忆力测试中更能集中精力完成任务获得高分(《生物心理学》杂志第78期第242页。),这与过度兴奋相反,过度兴奋的一个特征是注意力无法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