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毒芹碱和毒参毒素虽都有剧毒,但二者是极不相同的。毒芹碱是第一种人工合成的生物碱,它作用于人体的外周神经,而毒芹毒素作用于中枢神经。毒芹碱的结构类似于尼古丁,能够结合细胞表面的尼古丁受体,从而起到麻痹肌肉的作用,受害者最终会由于呼吸肌和心肌的麻痹而死。这也就是苏格拉底在行刑之时所谓毒性“从下而上蔓延”的原因。而毒芹毒素则是一类聚炔烃醇类物质,它的作用机制是非竞争性的结合中枢神经的γ-氨基丁酸受体,使得中枢神经过度兴奋,最终导致死亡。
伞形科植物可以说是植物界中使毒最为“阴险”的一科。从外型上来看,绝大多数伞形科植物的花都是由无数小白花组成的典型复伞形花序。花和花序这一最重要的分类特征的雷同,让不熟悉植物的人很难分辨。我国发生的很多误食毒芹事件,就是因为人们在采食春季常吃的野菜水芹(Oenanthe javanica)时,误采误食所致。其次,伞形科中即使是同属的植物,其毒性差异也相当大。例如水芹在欧洲的同属亲戚毒水芹(O. crocata),就因为其含有的毒水芹素(Oenanthotoxin)具有的强大神经毒性,被古时腓尼基人用于人祭。所以说,对于这些芹菜和香菜的亲戚们,人们还真要认真对待,仔细分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