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人于无形:西方植物毒药史(6)

由破伤风引起的角弓反张。Sir Charles Bell (1809)
  马钱子碱也被称作番木鳖精,这是因为在我国它还有一个俗名称为番木鳖。这种植物成熟的果实是一个橙红色的圆球,粗看上去颇像我国本土所产的葫芦科植物木鳖子(Momordica cochinchinensis),而凑巧的是二者种子都能入药。由于马钱子由境外传入,因此被冠以“番”字以示区别。不过二者功效性状差异极大:木鳖子的种子无毒,而番木鳖则是剧毒,因此切切不可弄混。好在二者还是比较好区分的:木鳖子果实表面有密集的刺状突起,而番木鳖果实表面光滑;同时木鳖子种子表面多裂痕,且不像番木鳖那样呈圆饼状。

  有毒的次生代谢产物和有毒的“药物”

  那么,为什么植物们会产生这些杀人于无形的毒剂呢?总的来看,这些有毒化合物大多属于生物碱类,同时在其他植物中还存在糖苷类等有毒物质(如夹竹桃含有的强心苷等)。它们大多都能作用于动物的神经系统,从而显现强烈的毒性。这其实是植物们的防御手段——植物无法像动物一般依靠运动来逃避捕食者,因此产生这些统称为次生代谢产物的有毒物质,使得动物们在少量采食后就感到极度不适,在以后“敬而远之”,从而达到保护植物自身的目的。

  在人类数千年的文明史中,人们也意识到一些植物含有的次生代谢产物能极大的改变人体生理活动,从而依靠经验摸索出了使用特定植物处理和缓解某些疾病的方式。这就是传统的草药学。上面说到的几种有毒植物,几乎都能在草药中发现它们的身影。然而,就像上面所说,植物产生含有的次生代谢产物,并非生来为人治病,而更多的是对包括人类在内的动物们的“化学武器”,因此这些物质对人体的毒性效应是必须被严格观察、检测和控制。不经严格的生理和毒理效应实验就使用含有这些次生代谢产物成分的植物组织入药,对人身健康有很大的威胁。在古代,投毒是敌对势力的阴谋手段;而在现代社会,因为迷信传统草药效果,而使用未经严格实验和检测的植物药,这无异于是自己给自己、自己给亲人投毒。

共7页: 上一页1234567下一页

不推荐你看的:

  • 别以为炸弹是人类的专利,自然界也有着生物炸弹。日前台南曾发生过抹香鲸爆炸事件,鲸鱼的尸体与残害炸的满街都是,还...
    奇闻怪事奇闻指数:359
  • 世界上有许多奇异的自然现象,这些现象极为罕见,有些只发生一瞬间根本难以捕捉到画面,最为出名的要数妖精现象,整个...
    奇闻怪事奇闻指数:352
  • 日前,谷歌开发了一款叫做谷歌地图的软件,可以通过卫星实时的看到地球上的景象。之后有人伊拉克的国土上发现了一块血...
    奇闻怪事奇闻指数:286
  • 丧葬习俗是我国延续几千年的历史文化习俗,人们对葬礼极为重视,但由于如今土地资源缺稀,使得国家不得不出台新的丧葬...
    奇闻怪事奇闻指数:261
  • 奇闻怪事排行(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