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们的奇思妙想 十大假想行星(2)

  这颗天体被命名为克瑞斯,但它的体积太小并不符合行星的标准。事实上,克瑞斯多年来都被认为是一颗小行星,尽管它是太阳系小行星带中最大的小行星。时至今日,它已被归类为如冥王星这样的矮行星范畴了。而波德定则也顺理成章的因为海王星在几个世纪里轨道测量值的前后矛盾而被废弃了。

 

宇宙中十大假想行星 科学家们的奇思妙想

  8 忒伊亚星

  忒伊亚是44亿年前曾撞击地球的一颗与火星大小相当的神秘行星的命名,这次空前的大碰撞造成了地球的分裂并因此形成了月球。英国地球化学家Alex N. Halliday对这样的命名表示确信,因为这个名字就是希腊神话中诞下了月之女神塞勒涅的泰坦星。

  其实对于月球的起源和形成仍然是现今科研活动中的一大主题,其本身并不存在任何意义。而我们这个忒伊亚论,也常被我们叫做神秘大碰撞说,是这些科研中最具竞争力的,虽然它并非唯一一种学说。或许月球只是一颗被地球引力所牵引而来的小天体。或许地球和月球其实是同时形成的一对天体。又或许是因为其他原因。我们假定当时的情形是这样的:早期的地球很可能被许多大型的天体碰撞,而忒伊亚恰好是其中一颗并正好形成了月球;但这样的假定依然没什么意义。

 

宇宙中十大假想行星 科学家们的奇思妙想

  7 瓦尔肯星(也称祝融星)

  太阳系中天王星并非唯一一颗其实际测量的运行方式与预测的互相矛盾的行星。另一颗有此情况的就是水星。第一次观测到这种矛盾的是法国著名数学家奥本·勒维耶,他记录到在水星椭圆轨道的最低点(我们称作近日点),其围绕太阳转动的速度比预测计算到的要快。这只是一个小小的矛盾点,但之后观测出的更多的数据让他确信了这一点。他提出这个矛盾点是由水星轨道内部的一颗未知行星的运行造成的,他把它称作瓦尔肯星。

  随后马上就有了一连串的所谓“瓦尔肯星”的影像资料。有一部分被证实只是太阳黑子的影像,而有些是由一些德高望重的天文家提供的并且看上去也似是而非。而勒维耶在1877年离世时都相信瓦尔肯星的存在已经得到证实。不过,当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于1915年发表后,就已经能够非常精确地预测出水星的运行方式了。瓦尔肯星也因此进入历史舞台,但人们却仍旧没放弃寻找在水星轨道内也同样围绕太阳运行的天体的脚步。其实很明显水星轨道内部并没有行星级别的天体,不过可能会有小行星级的天体存在,我们也因此将这些小行星都归类为“瓦尔肯级”天体。

 

共6页: 上一页123456下一页

不推荐你看的:

  • 黑洞是由于恒星的爆炸死亡而形成的,其中巨大的质量和引力让所有被吸入的东西甚至是光都无法逃脱。但是你知道吗,有种...
    宇宙探索奇闻指数:335
  • 我们生活的地球只是庞大宇宙里的几位渺小的存在,宇宙从诞生到现在还在不断的演变,宇宙年龄到底有多大呢?对于地球与...
    宇宙探索奇闻指数:273
  • 我们都知道宇宙是由大爆炸而诞生的,但是在大爆炸之前,我们的宇宙又是什么呢?而我们现处的宇宙之外是什么呢?这些问...
    宇宙探索奇闻指数:253
  • 以人类目前的科技,还无法完全理解黑洞的原理。宇宙中有许许多多的黑洞,人类观测到许多极为庞大的黑洞,是太阳质量的...
    宇宙探索奇闻指数:245
  • 宇宙探索排行(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