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已经被我们彻底“亮瞎了”(5)


波特尔暗空分类法将天空的光污染程度分成1-9级,绝大部分等级的命名都围绕着人类聚居区

  对于夜间迁徙的鸟儿来说,人造光源就是致命的诱惑。在纽约,每年九月,为了纪念世贸大厦被毁,人们点亮巨大的光柱直射天空。数万只迁徙的鸟儿原本依靠月亮和星星指引方向,此时却像僵尸一样飞进光柱徒劳打转,直到光柱被关闭。鸟儿们也会撞上灯光闪烁的建筑和灯塔,昏迷坠落致死。这个问题非常普遍,包括多伦多和芝加哥内的大城市都在鸟类迁徙高峰期开展了灭灯活动。

  海龟同样需要黑暗的天空提供导航图,这样它们才能找到回家的路。大西洋海岸,刚刚破壳而出的小海龟在灯火通明的沙滩上迷失了方向,它们错把电灯当做月亮,越是前进,离安全的大海越是遥远。佛罗里达州的野生动物相关工作人员和NASA耗费数十年时间努力改善海滩环境,利用旧火车车厢、漂流木和沙丘遮挡来自高速公路和发射台的人造光。

  几乎所有的蝙蝠都是夜行性动物,它们在天黑后出动,搜寻昆虫、青蛙、花蜜、花粉、水果以及其他蝙蝠。杂食性蝙蝠不依赖视觉,而是利用回声定位的方式追踪猎物;但额外的光线对于它们来说绝不是什么好事情。2009年布里斯托大学艾玛·斯通(Emma Stone)领导的一项研究发现,食虫蝙蝠会为了躲避区区0.4勒克斯的光照改变觅食路线。

  果蝠同样会躲避强光。哥斯达黎加短尾蝠在暗处的胡椒植株和有钠灯照亮的胡椒植株之间,选择前者的几率是后者的两倍。蝙蝠排泄物撒播的“种子雨”对恢复重建遭砍伐破坏的雨林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蝙蝠的飞行路线一旦发生改变,“种子雨”的构成和分布也会发生变化,从而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另外一项研究还发现,光线不仅会改变蝙蝠的饮食习惯,还会对蝙蝠的生理状态带来直接的影响。比起在黑暗环境出生的同类,在有照明设施的建筑内长大的未成年蝙蝠体型更小——它们有更短的翼展,体重也较轻。

  远洋动物生活在海洋表面与海床之间的过渡区域内,月光和阳光是它们唯一的方位物。近海水域船只耀眼的灯光——除建筑物外,另一种能在太空看到的人造明亮物体——吸引鱼儿浮上水面、游入渔网,但同时也会干扰海洋生物的定位、觅食及交配活动。

  在所有会因光线迷失方向的动物中,最为人们熟知的是夜行无脊椎动物,一个典型现象就是飞蛾扑火。昆虫们会聚集在光源周围,直到体力不支而死亡(或是因在光下太过显眼,被鸟类和蝙蝠捕食)。

共12页: 上一页123456789101112下一页

不推荐你看的:

  • 别以为炸弹是人类的专利,自然界也有着生物炸弹。日前台南曾发生过抹香鲸爆炸事件,鲸鱼的尸体与残害炸的满街都是,还...
    奇闻怪事奇闻指数:359
  • 世界上有许多奇异的自然现象,这些现象极为罕见,有些只发生一瞬间根本难以捕捉到画面,最为出名的要数妖精现象,整个...
    奇闻怪事奇闻指数:352
  • 日前,谷歌开发了一款叫做谷歌地图的软件,可以通过卫星实时的看到地球上的景象。之后有人伊拉克的国土上发现了一块血...
    奇闻怪事奇闻指数:286
  • 丧葬习俗是我国延续几千年的历史文化习俗,人们对葬礼极为重视,但由于如今土地资源缺稀,使得国家不得不出台新的丧葬...
    奇闻怪事奇闻指数:261
  • 奇闻怪事排行(TOP10)